吴普特:高校须做好引领未来农业发展“大文章”
《中国科学报》 2018年10月16日 第7版
农业高校因农而生、因农立命,长期以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但面对正在快速孕育的未来农业,农业高校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。
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、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同步推进,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发生重要变革,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,农村新产业不断形成,未来农业雏形正逐步显现,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生深刻影响,也对农业高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。
未来农业发展的四点要求
准确把握未来农业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趋势,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命题。分析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,综合研判我国当前农业发展态势,我国未来农业将呈现三产融合、主体多元、绿色发展、装备智能等显著特征。
一是传统农业不断向加工业延伸、向服务业拓展,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,形成产业链条完整、功能多样、业态丰富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。
二是在农村个体承包这一基本制度前提下,家庭农场、合作社、龙头企业、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不断壮大,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将多元共存。
三是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体系、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形成,将改变农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,农业进入转型升级、绿色发展的新阶段。
四是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深度介入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,将促进农业装备智能化和生产经营智慧化程度大幅提高。未来农业丰富的内涵特征,将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、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提出全新要求,迫切需要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复合型的“新农人”队伍。
农业高校面临多重挑战
农业高校因农而生、因农立命,长期以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但面对正在快速孕育的未来农业,农业高校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。
譬如,农业高校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传统农科领域,以服务产中为主,产前产后密切相关的学科布局不到位、发展不充分;涉农经济学、管理学、社会学发展相对滞后,难以支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;传统农科与现代工科、生命科学、信息科学交叉融合不够,难以引领未来农业的工程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发展;传统专业建设滞后,人才培养目标前瞻性不够,知识体系、课程体系、教材体系、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未来农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;支撑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够,迫切需要优化科研布局,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成果转化机制。
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思考
面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新趋势、新要求以及新挑战,农业高校必须加快综合改革,强化自身建设,努力做好引领未来农业发展这篇“大文章”。
突出需求导向,优化调整学科布局。做强补齐引领支撑服务未来农业发展的学科短板。学科布局要从重视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;从注重食物生产向同时注重粮食安全、食品安全、人类营养健康转变;从重视农业资源开发向同时重视资源利用、生态保护、环境建设转变;从重视产业发展向同时重视农村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协同发展转变。
加强传统涉农学科改造升级。促进传统涉农学科与生命科学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信息科学的交叉融合,培育学科新方向,拓展学科新领域,提升学科创新力,增强学科贡献度。
促进学科集群化发展。围绕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,整合优势学科资源,以问题为导向建立特色鲜明的学科群,打造服务未来农业发展的学科高地。
加强校际合作,创新学科建设机制。学科优化布局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,一般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要满足未来农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,农业高校必须加强校际间的学科互补,特别是加强与非农高校现代工科、现代生命科学、现代信息科学、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相关优势学科的密切合作,联合建设未来农业协同创新中心、联合实验室以及人才培养机构,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中、在引领服务未来农业发展中实现大协同大发展。
优化专业设置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积极设置未来农业新业态发展亟需的新农科专业,以及新型经济学、管理学、社会学专业。
加快传统专业的改造提升,更新专业知识体系,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,增强人才培养与未来农业发展的契合度。
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强化实践教学,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基于乡村振兴的通识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,培养有使命、有情怀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。
改革涉农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,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要面向未来农业发展前沿,专业学位研究生要与未来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,博士研究生教育要增加专业学位类别和比例。
突出创新能力建设,强化支撑引领作用。要优化科研主攻方向。高度重视生命科学发展对未来农业的重大影响,在农业基础性、前瞻性研究领域进行超前部署,抢占未来农业科技制高点;充分利用新工科创新成果,攻克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;紧密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和产业链延伸,研究提出系统化的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;面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,强化发展战略、政策和管理机制研究,建设特色智库。
面向未来农业发展战略需求,加快建设一批校际合作、开放共享、协同攻关的科技创新平台,力争进入国家或区域创新体系,形成支撑未来农业发展的研究高地。
加强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科教机构的深度合作,联合共建一批未来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实验室(研究中心),在国际合作交流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力争在未来农业若干科技领域实现由跟跑向并跑、领跑转变。
改革社会服务机制,适应未来农业发展。围绕未来农业新业态,按产业生态区域或行政区划建设一批以大学为依托,社会力量广泛参与,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、科技推广、国际合作交流“四位一体”的试验示范基地,作为大学引领支撑未来农业发展的孵化器、技术源、信息库。
积极拓展大学社会服务功能,由产中向产前、产后拓展,由面向第一产业向第二、第三产业拓展,由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拓展。
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功能,建设农民教育发展学院(乡村振兴学院)和农村干部培训中心,切实肩负培养造就适应未来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从业队伍的重任。
引入市场化服务机制,做强技术转移平台,强化对涉农企业、新型农场、农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服务供给。
加强与地方政府、社会机构合作,集成技术、信息、政策、文化等系列创新成果,按县域(或乡域)建设未来农业发展示范样板,为我国乃至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(地区)提供可复制、可借鉴的经验模式。
原文链接:http://news.sciencenet.cn/sbhtmlnews/2018/10/339905.shtm?id=339905